微信 iOS 版更新到 6.1 ,功能上倒是沒有太多的改進,不過應用內的兩張過場頁面給我?guī)砹瞬恍〉挠|動。
“點贊太容易”
“當面夸太難”
也許和我近期比較抵觸移動社交溝通有些關系。
好比當年的 QQ 一般,現(xiàn)在大多數(shù)國人都應該知道微信的存在。不管是用戶體驗還是功能分類,這個社交產品迅速在幾年時間廣泛為大眾和被市場所接受和認可。就算它帶有著騰訊企鵝的光環(huán),但產品的成功和其本身優(yōu)秀的素質是分不開的。
微信剛推出的時候,當時我的主要社交平臺還是在 QQ,使用微信的需求不過是為了在手機端接收來自 QQ 的離線消息。其實,當時同類社交產品非常多,Line、WhatsApp、米聊、三星的 ChatOn,后來還有陌陌、易信和來往等等,很多人其實都不懂微信牛逼之處在哪里,不過是慢慢發(fā)現(xiàn),微信用的人越來越多,多到一發(fā)不可收拾。
我自認為不是一名典型的微信用戶,因為很多功能我都不太愿意去使用。好比流行的語音,我至今仍然喜歡以敲鍵盤的方式和別人交流,點開別人語音的時候也有點兒不情不愿,寧可長按轉換成文字。早年很火的(現(xiàn)在都不忍回頭看)的 QQ 空間早就沒什么人玩兒了,人們的興趣早就切到了微博和朋友圈里,刷新下頁面,不時點幾個贊,成了打發(fā)碎片時間的日常……
可惜我也不是點贊黨,微信告訴我我至今點贊次數(shù)還沒過百,反而更喜歡叫上幾位基友出去瞎扯。
再者,我從有手機開始就不太喜歡連續(xù)的聲響,比如早上叫的很有存在感不過很沒用的鬧鐘,比如催促著一聲急似一聲的電話,聽到的第一反應不是接起而且掛掉……而到了現(xiàn)在,除了推銷詐騙之外打電話的人倒是少多了,但又多了另一個連續(xù)不斷的聲音來源——微信群。每次微信群響個不停的時候我,常常選擇把消息免打擾的開關打開。
其實我并非不喜歡微信,若是從使用時長來看,這款 APP 絕對秒殺一切。去年之前,跟女友相隔千里,短信不怎么發(fā)電話也很少打,反而是微信聊得不少。作為一個 IT 編輯,我也確實得感謝微信解決了不少人的溝通需求,面對面建群、掃一掃加好友等方式免除了出門忘帶名片的困擾。尤其是微信聊天還跳出了以往冷冰冰的文本模式,以富文本的方式來傳遞信息,活潑有個性的表情、照片、短視頻、共享位置約個飯、好友聚餐發(fā)個紅包...線上線下的交融愈發(fā)不分彼此。
“你這么多手機,哪臺是主力機?”“哪臺上微信哪臺就是……”
所以人們總喜歡吐槽微信的 UI 界面設計,以及越來越重的交互流程和功能,這些在微信看來似乎都不是最重要的。一個產品只有滿足了用戶的核心需求,真正打動人心并留住了用戶,這才是立于不敗的核心競爭力。而微信,恰好具備了這股競爭力。
還記得兩年前,我的微信好友只有 50 個不到,絕大多數(shù)都是同學以及生活中真正的好友,現(xiàn)在已經好友列表內數(shù)量已經膨脹到數(shù)百個,里面的人我都不大記得是誰了。你和他會“相加”,可能是因為同在一個微信群,或者只是偶爾的一次會面罷了,甚至還包括了商家的銷售促銷行為 —— 女生可能會經常加一些諸如商場導購、理發(fā)店發(fā)型師之類的人的微信吧?也許你連他的真名叫什么都不知道,就只是順手掃了下而已。我聽說甚至有些人的微信已經塞滿了五千個位置 —— 我一輩子記得住的名字可能都沒有五千個。
當然,每個人都有著屬于自己的社交方式和選擇,我只是覺得,微信已然膨脹成為一個社交圈,而非單純的朋友圈了。你朋友圈里的人,可能也并不是你的朋友。
從此,我們發(fā)朋友圈開始變得謹慎起來,和朋友深夜喝得盡興也不能發(fā)出來,怕遠在家鄉(xiāng)的父母看了會念叨會擔心;工作上的內容也不會隨意吐槽,即使說點兒什么也會小心翼翼的措辭,擔心會有利害相關的人看到。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朋友圈看到的不是代購美景就是養(yǎng)生百科,一片歌舞升平的正能量。當然,在這樣醺醺然的“愉悅”里,我們也會大大咧咧的不吝于在完全不記得是誰的人發(fā)的內容下面下面動動手指點上個“贊”。
有人曾在研究報告中指出,“點贊”這一行為算是社交形態(tài)里的一大創(chuàng)舉,從最開始表達的贊同、不錯、關注,演變到現(xiàn)在的各種情緒表達,如“朕已閱”、關心,甚至還能表達反對、嘲諷、不屑與幸災樂禍??梢哉f,人類所有正面與中性情緒都可以在”贊“中得到簡約至極而溢于言表的釋放,同時釋放的還有話不說透的快感。
“贊”是脫離了文字并被設計為表達贊同與喜愛的網絡符碼,但由于缺少更為豐富的信息補充以及相應的對話環(huán)境,容易造成“點贊”的意義趨于模糊。我有個私交甚密的朋友是一位不折不扣的“點贊狂魔”,我的每一條微博、微信朋友圈他都有點贊,后來我發(fā)現(xiàn)只要是他比較關注的朋友都是這樣的待遇。
“證明我已經看過了啊。”他這么解釋道,“如果我真的有什么看法就直接評論了。”
“那怎么表示出‘你很重視’?”作為一個在點贊上很“小氣”的用戶,我不太贊成這種“一視同仁”。
他的回答倒也干脆,“我有個小號啊,你看我給你點了兩遍贊。”
“點贊”這種單一且別無他選的功能性按鍵已經被過度使用了,這令“點贊”本身淪為一種“毫無意義的溝通”。之前引起人們對“點贊”現(xiàn)象思索的是Facebook的一位用戶發(fā)布了他媽媽的死訊,“結果收到了26個贊,我了個X人們這是鬧哪樣?!”
“點贊太容易”,因為時間成本低不費力,因為不需要鼓起勇氣,也因為要“點贊”不一定發(fā)自真心,你只是想證明在朋友圈這個虛妄世界里,你在。
“當面夸太難”,因為可能你點贊的對象站在你面前你都認不出,因為可能你并非是發(fā)自內心洋溢著喜悅的想要“夸”,你只是點頭笑笑,就轉身走掉了。
聯(lián)系到微信把紅包功能集合到了附件,除了等著春節(jié)的時候用微信拜年微信紅包大戰(zhàn)支付寶,也有可能在憋著下一句:
“輕松發(fā)紅包,示好很簡單。”
可以的話,最好不要給這篇文章點贊。